在數字經濟立法上先行先試,為全國提供先進經驗和可借鑒模式;在全國率先推進文化領域協同立法;率先出臺實施全國首個規范鐵路安全管理的地方性法規,以立法形式對火車上的“霸座”行為說“不”……近年來,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聚焦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1+1+9”工作部署,深入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切實發揮立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
十年來,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共通過171件地方性法規和法規性決定,不斷提高立法質量和效率,加強重要領域立法、新興領域立法、民生領域立法,推動立法與改革相銜接,及時回應社會關切,以良法促發展保善治,護航廣東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先行探索 確保重大改革于法有據
過去十年,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共通過171件地方性法規和法規性決定。其中,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共審議通過地方性法規、決定78件,批準設區的市法規、決定62件;截至今年7月底,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共審議通過地方性法規、決定93件,批準設區的市法規、決定203件。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省地方立法工作呈現出任務重、數量多、覆蓋廣、節奏快、形式豐富、質量不斷提高等特點?!睆V東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副主任陳永康介紹,近十年來,廣東人大以高質量立法先行,引領保障高質量發展,形成的先行型、探索型立法較多,立法的形式更加靈活、內容更加充實。
聚焦重點領域、新興領域立法,是廣東立法工作的一大亮點。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廣東人大結合實際,堅持立法決策與改革決策相銜接,以靈活的立法形式主動適應改革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確定重大改革于法有據。去年9月,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制定關于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有關管理體制的決定?!皼Q定全文不足500字,但卻及時為橫琴合作區管理委員會和執行委員會的組建、運行以及法律地位提供必要的‘出生證’,以法治力量推進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标愑揽当硎?。
這只是廣東省人大常委會聚焦開放發展,助力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的一個縮影。2016年5月,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制定自由貿易試驗區條例,以制度創新為核心,推動加快建設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發揮自貿區輻射帶動作用;2019年7月,在全國率先以重大事項決定的方式作出關于大力推進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的決定,著力破解營商領域法制不夠健全、產權保護不到位等問題;2022年3月,廣東省中新廣州知識城條例施行,為知識城打造成為知識創造新高地、國際人才自由港、灣區創新策源地、開放合作示范區提供法律支撐。
在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方面,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在地方立法中作出有針對性的制度安排,不斷推動粵港澳三地法律規則銜接。制定養老服務條例時,鼓勵港澳等境外投資者在內地設立公益性養老機構;制定人才發展條例時,對支持港澳人才在廣東就業創業、促進粵港澳人才交流作出特別規定;制定數字經濟條例時,規定加強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規則銜接、機制對接,推進網絡互聯互通、數字基礎設施共建共享、數字產業協同發展等。
聚焦民生 直面回應人民群眾關切
立法有溫度,民生總關情。十年來,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圍繞群眾所思所盼所愿,針對民生問題立法,直面回應人民群眾的關切, 讓人民群眾有更多、更直接、更實在的法治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廣東省人大常委會緊急起草、修訂、制定了一系列地方性法規、決定,保障防控工作在法治軌道上運行。2020年2月11日,廣東省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疫情防控相關決定,對防疫工作中的關鍵問題作出清晰界定規范,提出授權縣以上政府12項應急性行政管理措施,有效保障廣東各地防疫工作在法治軌道上運行。
此外,廣東省人大常委會還開展疫情防控法律法規匯編和解讀工作,多措并舉為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實的法治支撐。2021年,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又制定了中醫藥條例、修訂了動物防疫條例,進一步完善公共衛生領域立法。
人民有所呼,立法有回應。廣東人大不斷加大民生領域的立法步伐。2018年12月,省鐵路安全管理條例施行,在全國率先為治理“霸座”行為提供了明確的法律依據;2020年9月,施行學校安全條例,及時回應社會關切的教育懲戒、校園欺凌等熱點問題;2020年10月施行的廣東省反家暴辦法,從法律制度上一一回應社會普遍關注的“網絡散布隱私是否屬于家暴”“目擊者是否有義務報案”“目睹家暴的兒童如何保護”等焦點問題;2021年,修訂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創新增設獨生子女假、育兒假等人性化規定,得到社會和群眾的贊賞。
反映民意 推動基層立法聯系點建設
基層立法聯系點一頭連著國家權力機關,一頭系著基層群眾,是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廣東不斷加強基層立法聯系點建設,進一步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提高立法質量,深入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目前,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共擁有省級基層立法聯系點21個、聯系單位51個,各地級以上市人大常委會設立了587個基層立法聯系點;據不完全統計,廣東各地級以上市已建立市政府立法基層聯系點181個。
“基本上,我們的每一部法規草案,都會聽取基層立法聯系點的意見建議,讓每部法規載滿民情社意?!弊岅愑揽涤∠笊羁痰氖?,去年修改省文明行為促進條例時,法工委專門委托珠海市香洲區、河源市和平縣、肇慶市高要區、清遠市清城區人大常委會4個基層立法聯系點開展專題調研?!拔覀儗φ{研反饋的重點問題進行了研究,并及時采納?!标愑揽嫡f。
去年,審議修改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時,圍繞“育兒假”“獨生子女護理假”的設立,省人大常委會也做了扎實的調研工作,委托個別基層立法聯系點開展問卷調查,讓修法的背后有最廣泛的民意支持。
近年來,廣東人大還通過制定加強和改進基層立法聯系點工作的若干意見,召開全省基層立法聯系點工作經驗交流會等,不斷推進基層立法聯系點建設。陳永康介紹,下一步,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將重點圍繞數據等新興領域立法需求,加快推進廣州海珠區琶洲管委會等基層立法聯絡單位建設。
備案審查 加大糾正“問題文件”力度
備案審查也是立法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十八大以來,廣東省人大常委會持續加強備案審查制度和能力建設,認真落實“有件必備、有備必審、有錯必糾”要求。
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備案審查處處長涂青林介紹,廣東的備案審查工作有“四個率先”:在全國率先建成使用全省統一的備案審查信息平臺及其2.0版、率先制定省級備案審查條例、率先實現省市縣備案審查年度報告工作全覆蓋和制度化常態化、率先探索建立備案審查案例指導制度。
正是由于這“四個率先”,過去曾被形容為“鴨子浮水,腳在下面動,上面沒有看出來”的備案審查工作,才走進公眾視野。
數據顯示,自2016年11月以來,廣東備案審查信息平臺在線備案規范性文件1300多件,登記、辦理公民對規范性文件提出的審查建議900多件,審查并糾正“問題文件”120多件;建成廣東省法規規章規范性文件數據庫,共歸集、入庫現行有效的各級各類法規、規章、規范性文件1.3萬余件。
備案審查工作對普通群眾的工作和生活有怎樣的影響?涂青林舉了一個例子:2018年,省人大常委會收到了一件公民審查建議,反映廣東某規范性文件關于取消獨生子女傷殘或死亡家庭享受獨生子女父母獎勵金的規定“與上位法規定不一致”?!敖涍^我們依法審查,發現該規定的確與國家法律和相關中央政策不一致?!蓖壳嗔终f,根據省人大的審查意見,該文件的制定機關修改相關規定,并安排相關經費,讓失獨傷殘家庭可以同時享受獨生子女父母獎勵金和失獨傷殘家庭扶助金兩項待遇。
“根據公民、組織提出的審查建議,推動制定機關修改或者廢止相關文件,不僅可以解決審查建議人的訴求,還能讓其感受到備案審查的溫度?!蓖壳嗔终f,備案審查不僅實現了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一,也是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生動實踐。